根据德勤的《2022年半导体行业展望》,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在2022年预计将达到6000亿美元。德勤报告还指出,芯片短缺和供应链问题将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存在,并可能延伸到2023年。此外,德勤报告强调,半导体行业持续的人才短缺将变得更加严重。
生产需求持续增长,人才就业意愿不强 Eightfold.ai的白皮书显示,到2025年,仅美国就需要增加约7万至9万名工人,以满足半导体新厂设施建设的关键劳动力需求。而中国台湾省半导体人才缺口达3.4万,创七年来新高,大陆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,2020年,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为54.1万人,同比增长5.7%。预计到2023年前后,中国大陆人才需求规模将达到76.65万人左右,人才缺口超20万。 技术虽然可以使晶圆厂的大部分流程自动化。但现实是,半导体行业仍然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技术研发和管理。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,近年来,大学毕业生对芯片制造的兴趣减弱了,很多人更愿意在软件或互联网服务领域找工作,不愿意从事需要长时间钻研,短期内也不会有回报的半导体行业。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教授Santosh Kurinec表示,该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一直在下降:从80年代中期的约50人降至现在的约10人。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情况也基本如此。公开资料显示,现如今,电子信息行业相关工作者大部分都喜欢从事互联网技术的上层工作,比如APP或电脑程序的研发,还有软件的设计、网站的开发、游戏的开发与设计等。极少人愿意从事底层开发。(底层开发就是操作系统内核、浏览器内核、操作系统、应用程序的架构等,比如iPhone的iOS系统或者是Arm公司的Arm框架都属于底层开发)。
领先厂商的人才“大招” 面临着半导体人才的持续短缺,各大厂商也无法无动于衷,纷纷使出浑身解数,吸引各方人才。 首先在薪酬上,各个厂商开出的工资就十分引人注目。 专门从事企业分析的韩国CXO研究所分析了三星电子的2021年审计报告,结果显示,2021年三星每位高管/员工的平均工资为1.4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74.2万元),工资调查对象为非注册干部,不包括注册干部和部门经理级以下普通员工。2021年,与2020年的1.27亿韩元相比,三星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增加了1000多万韩元(约合5.12万元人民币)。 而中国台湾大学3月5日的校园征才企业博览会,更是一场群雄逐鹿的激烈战争。 在博览会上,台积电表示2022年预计招募超过8000名新员工,并提供具竞争力薪资福利,硕士毕业生工程师平均年薪增长45万元。 世界先进今年将于中国台湾省与新加坡两地共招聘1000名员工,公司强调,从2021年1月1日起已全面结构性调薪10%,并维持每年年度调薪。公司实行十六薪薪酬制度,此外,每年年终公司会将当年度获利的10%作为员工分红。 除了高薪酬外,各半导体厂商还在试图通过不同的人才制度来留住半导体人才。 报道指出,从2022年开始,三星电子将采用“高级轨道 ”制度,以留住高级员工,也就是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,即使他们达到60岁的标准退休年龄,也不需要被迫退休。三星表示,新政策制度旨在创造一种高度重视专业技术和知识累积的企业文化,更好地保障公司的人才储备。同时,在三星内部,也有不成文的另一条制度,即不考虑年龄,年轻员工也有机会进入三星管理层。 三星的竞争对手,SK海力士,则早已经执行了“荣誉工程师”制度。 SK 海力士的这项制度于2018年首次推出,2020年后正式执行,即2020年后入职的第一个员工将被免除60岁的退休条件限制,具有技术专长的老龄工程师不会被迫退休。另外,SK hynix还在SK hynix大学(该芯片制造商的内部培训机构)为退休员工和高管提供工作机会。
虽然受限于产业大环境,整个产业的人才饱和还需要一个过程,但随着各大厂商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,未来半导体行业人才发展环境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。